编辑导语:在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成为车企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路线
6月1日,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HTWO广州”)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式竣工。HTWO广州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海外的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门工厂。该基地将于本月开始量产,规划年产氢燃料电池系统达6500套。
(相关资料图)
竣工仪式上,HTWO广州携手3家中方企业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并与另外4家中方企业共同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这意味着我国燃料电池和氢能发展再进一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其主要原因是眼下还未找到符合当前情况的最佳汽车能源类型,而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技术相对简单,市场上各方也都接受,且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积极研发。
但从未来长远来看,业内普遍看好的新能源汽车还有氢能源车型xinne。因此,氢燃料电池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燃料电池装机量翻倍上升
数据显示,4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45.8MW,同比上升990%,其中商用车装机量为39.3MW,本月装机多为轻型货车。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全年FCV(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呈现高增趋势,政策细则落地叠加产业链成熟度提高下,行业放量确定性强,预计2023年FCV将持续翻倍。
电池方面的专家告诉中车网,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加注快、续驶里程长的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长途、重载商用车,如重卡、客车、物流车等。作为动力电池的有益补充,燃料电池正在从示范运营过渡到商业化的起步阶段,随着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提速,燃料电池也将迎来长足发展。
他解释,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燃料电池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燃料和氧化剂时,它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
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交通运输、电力生产、工业生产和移动设备等。其中,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是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相较于传统汽车,具有零污染、低噪音、高效率等优点。
近几年我国在燃料电池领域出台政策的密度越来越集中,战略高度越来越高,对于燃料电池的发展规划也更加细节化、具体化,在政府大力补贴及扶持下,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也正在逐步推进中。近年来已有许多示范性项目,商业化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从各大商用车巨头的布局看,燃料电池时代已经开启,商业化应用已经落地。包括商用车国际巨头戴姆勒、奔驰,国内商用车领军企业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周边国家韩国现代、日本丰田等。
电池专家迟伟告诉中车网,随着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效益,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将下降,竞争力提高,燃料电池潜在的市场将会逐步发展起来。
但燃料电池根据使用的原始燃料类型,可分为氢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和汽油燃料电池。而在所有的燃料电池类型中,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尤为迅速,商业化前景也最广阔。
氢能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风向标
从技术上来看,氢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远高于锂电池。采用氢电动力的汽车,有着能效高、续航力强、无噪音、充能时间短,耐低温、事故率低等优点,且回收利用率又远高于锂电池,同时因其是以氢气为燃料,所以最终排放物是水,真正达到无污染。
事实上,氢能的发展一直被格外重视。早在2019年,氢能就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又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今年两会期间,氢能依然是各界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因此,业界几乎一致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2022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更是明确指出氢能作为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以及未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三大作用。
《规划》还为氢能产业发展拟定了三个“五年计划”,即到2025年初步建成氢能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到2030年形成较完备氢能产品创新、生产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完善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密集出台的政策文件,既明确了国家全力支持发展氢能产业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态度,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下一个风口正在降临。
由此,国内众多车企开始相继切入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2021年3月,长城汽车举行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称其拥有了国内唯一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并推出“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2022年4月,马斯克宣布2024年特斯拉将从纯电动切换至氢电动;几乎同时,天眼查也显示比亚迪获得了一项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专利。
此后,东风、一汽、长安等国产车企陆续投入该领域,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和规划示范运营,如长安深蓝SL03(图片|配置|询价)氢燃料电池汽车上市;一汽集团已经举办了氢燃料发动机的下线仪式,这意味着一汽集团的氢能源车已经具备量产条件;今年4月,东风公司发布了“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此前其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示范运营在广东佛山启动。
除了中国车企,日本和韩国也是将氢能发展视为重中之重的国家。其中日本代表的则是丰田,丰田一直专注于氢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生产,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了该技术。自2019年开始,丰田就氢燃料电池项目与中国展开了多项合作。
同年,丰田与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围绕氢燃料等技术开展5年共同研究,同时丰田开始向中国商用车厂商提供氢燃料电池组件;2020年8月,丰田汽车与中国主要商用车制造商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以及氢燃料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商亿华通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究(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6家公司协商共同规划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一条龙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堆等组件技术”“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2020年11月,丰田汽车向氢燃料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商雪人股份提供丰田燃料电池电堆等零部件;2021年,丰田汽车在华进入燃料电池系统大规模配套示范运营阶段;同年3月,亿华通与丰田汽车成立“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意味着丰田燃料电池系统在华形成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完整生态链条。
到了2022年,丰田汽车燃料电池系统在华开始正式落地。2022年8月,丰田发布第二套在华氢燃料电池系统“TL Power 80”,随后宣布丰田燃料电池研究与生产项目(一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直到2023年与海马围绕乘用车展开燃料电池系统配套合作运营。
2023年3月份,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海南马自达签署《关于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海南岛作为大型体验测试场,在海马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搭载运用包括丰田第二代Mirai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完成整车适应性开发。双方计划争取在2023年投入约200台小批量开展示范运营,并于2025年规划2000台运营规模。
韩国代表车企则是现代汽车,如今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已经竣工,竣工仪式现场,HTWO广州携手三家公司签署了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共同开发及示范应用推广框架协议,建立广东省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区,将在黄埔和白云两区各推广1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并推广各类应用场景。
“HTWO广州,是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并扩大事业的中枢。作为广东省氢能产业的核心企业,我们将通过合作交流,参与中国及全球氢能产业发展。”HTWO广州总经理吴承灿表示。
去年,《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年)》正式对外发布。近年来已先后培育了鸿基创能、雄韬氢恒、雄川氢能等一批在氢能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本次HTWO广州的竣工,为全市构建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完整产业链按下加速键。
目前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聚集超40家氢能上下游企业机构落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氢能产业基金,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近300辆,预计到2025年全区建成加氢站33座,力争在2030年形成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关于布局氢能产业的公告多达1.71万条,183家上市公司宣布入局。企查查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氢能企业注册量为339家,同比增长89%,氢燃料电池车行业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
仍有“瓶颈”需要突破
但从未来发展来看,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仍存在着技术难点。如,氢燃料电池本身还存生产成本大、运输、储能、充能不便等缺点。首先,就是使用成本高。据测算,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平均每百公里用氢成本为30~80元,而锂电池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耗电成本一般不到20元。
另外,氢气生产工艺和氢能应用技术也尚不成熟。从生产层面来讲,根据制取来源划分,氢气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种。其中“灰氢”和“蓝氢”都是用化石燃料制取,虽说成本可控,但生产过程中依然会产生碳排放;“绿氢”是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取,完全没有碳排放,但制氢成本较高。目前,我国氢源结构中,煤占62%,天然气占19%,两者合计占总量的81%,而更环保的电解水和工业副产制氢,分别仅占1%和18%。
而从应用层面来看,铂是最优的氢气燃料电池催化剂,其地位在中短期不可替代,而且铂在使用过程中会降解,属于耗品。但铂是稀有金属,储量少、开采难、价格昂贵。如按现有技术水平,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就意味着会消耗大量的铂,这无疑加大了氢动力汽车的普及难度。
贝克休斯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阳认为,氢能行业目前同时面临软性和硬性两方面挑战。“在软性挑战方面,氢能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需要各行各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硬性挑战方面没有捷径可走,制氢与储运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后端使用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将整个链条打通。在此过程中,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行业协作、协同发展。”
汇融研究院氢能研究员韩强伟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政策推广期,与电动汽车分属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回看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史,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路径和电动汽车如出一辙,都是先从交通领域切入,差异在于推广重点,电动汽车以公交大巴入手,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运输重卡,最终指向乘用车市场。
未来,随着氢气的制造、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成为车企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路线。
上一篇 : 先马电源怎么样?用过就知道_先马电源怎么样-环球最新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