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义乌市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草坪铺地、绿树掩映,娱乐健身设施齐全,老人们笑脸灿烂。这一景象的背后是我市对“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大胆探索和不断完善。
截至目前,我市已备案养老机构14家,养老设计床位6980张,其中今年新增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床位、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60张,实现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护理员30名。
资料图
(资料图片)
自办医院 实现“医养”无缝对接
101岁高龄的石凤菊老人患有脑梗后遗症,6年前入住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就被列入了高危管理对象。这几年,得益于中心内设的义乌佰仁老年康复医院,一次次疾病突发得以迅速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目前在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的有近900名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占75%。养老院大多以‘养’为主,解决老人日常生活照料没问题,但是遇上突发疾病或疑难重症往往会措手不及,自办医院弥补了养老院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说起老人的健康保障,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老人送医途中的风险、连续性的治疗与照护、医保报销等问题成为医养结合推进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障碍。
据了解,义乌佰仁老年康复医院的病区设有综合病区、长护病区,同时设立了康复治疗中心,并针对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打造便捷可及的“医养结合服务圈”。
老人入住前,医务人员都会对他们进行能力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评估情况给老人制定一套专属的照护方案。老人生病时,医生可直接到楼栋里给老人服务;遇上突发急症,将由专有通道迅速转往医院就诊、住院,治好病后再直接转回楼栋。
养老机构自办医院,养老与医疗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合作,在人员、事务、设施等方面实现了功能融合、资源共享。“我在这里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医生随时观察我的病情,提醒我吃药,在这里住着,我心里踏实多了。”住在怡乐新村的91岁老人龚韵琴说,中心常态化的医生巡楼问诊服务,带给她满满的获得感。
截至目前,我市14家养老机构内有失智症床位426张,9家配备了专科护士,2家内设医务室配备专职医生,3家内设医疗机构,5家与医疗机构合作。
长护险 守护失能老人幸福晚年
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是一大社会难题。2018年9月,义乌作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和省级“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开始试点长护保险制度,按照每年人均筹资123元的标准设立“长护险”,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
今年91岁的杨凤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于2020年1月12日入住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我们申请了长护险,评估通过后,每个月的护理费差不多可以省下2000元,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杨凤家属说。
“像杨凤这样的失能老人,在这里总共有100余人,需要最高等级的特级护理,他们都享受长护待遇。”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院长陈智雅介绍,每位老年人每天需要支付90元护理费,按照长护险保障标准,每位老人每个月可省下2025元的护理费用。中心内的义乌市博雅康复医院、国家老年疾病研究中心(宣武医院)义乌市医养结合研究基地还提供基础医疗和康复护理。
据悉,我市首批落实开展长护险的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除了为院内在住长护人员提供服务,还为低保低边、独居孤寡、高龄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16项上门护理服务,服务时长为每月4 ~ 8工时。
目前,我市有12家养老服务机构纳入长护险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居家护理为主、机构护理为辅的长护服务体系,并出台了全省首个长期护理保险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有2313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长护基金支出约0.75亿元。
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资源,大力建设老年人家门口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点,重点为有较强医疗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截至目前,已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家,验收通过康养联合体2家。
上一篇 : 保单“秒”变贷款 ! 国元保险推进“农业保险+”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 最后一页